井冈山大学·梧桐树下-井冈山大学师生交流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查看: 1576|回复: 0

[新闻] 情倾支教,青春在支教中闪光——记人文学院杜瑶同学

[复制链接]

640

主题

5206

帖子

1万

梧桐果

管理员

我是有爱的站长阿举

Rank: 80Rank: 80Rank: 80Rank: 80Rank: 80

积分
5706
发表于 2014-11-27 13: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情倾支教,青春在支教中闪光——记人文学院杜瑶同学--首届寻找最美井大人物活动事迹展示

杜瑶,女1992年7月生,贵州省遵义市人,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2012级新闻学专业学生。曾任人文学院团委大学生记者团副团长。

在中学时,她就加入了学校的志愿服务组织,多次到当地敬老院做义工,那里的老人们年龄70、80、90的都有,还有许多走不动,大小便失禁、吃饭要喂、衣服要别人给穿的老人,每次去她都和队友们先把老人宿舍的卫生打扫干净,帮老人做好个人清洁,其中包括帮老人梳头,剪指甲,洗脸洗脚洗头等。然后陪着老人们谈心聊天。进入大学以来她积极参加各种校内外志愿服务,敬老、环保、支教、以及社会公益活动志愿服务方面都留下了她的身影。除了在校学习期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每年的寒暑假她都会拿出一部分时间参加社会上志愿服务活动。2013年、2014年杜瑶分别参加了“快乐学校”关注留守儿童专项志愿行动赴贵州省和四川省两地的志愿支教服务。

来自大山深处的蒲公英

“大山深处的教育拓荒牛”——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黄莲乡安星小学32岁的周廷猛老师,一直凭着一腔爱岗敬业、勇于担当、知恩图报、无私奉献的情怀,扎根在一个近似蛮荒的贫困山村,把一所曾经平均分低到3.54分的全乡挂末学校,提振而为年年全乡第一,创下了黄莲教育乃至桐梓县教育的历史奇迹。同样来自遵义市桐梓县的杜瑶,她深知贫困山区里的孩子接受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和当地留守儿童的处境。正是一个又一个像周廷猛老师一样的“大山深处的教育拓荒牛”的辛勤耕作,才有了她考上大学,走出大山的机会。

杜瑶是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积极向往者和周廷猛“拓荒牛”精神的忠实传递者。早在几年前,“青年志愿者”这一神圣而闪光的称号,就已镌刻在她幼小的心中。成为一名光荣的青年志愿者,是她一直以来的愿望。所以,她一直把“支教”作为自己的理想,从考上大学离开大山的时候她就渴望着能有机会参加支教活动。

杜瑶说,“我要做一株来自大山深处的蒲公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把我自己感受到的奉献、友爱的精神带到每一个我去过的地方。”

微风拂过请带上我的爱心

机会总是垂帘有准备的人,小小的蒲公英等来了她期待已久的微风。2013年暑假,正在寻找机会参加暑期志愿服务活动的她从在贵州省校媒同学那里得知“快乐学校”关注留守儿童专项志愿服务行动在招募志愿者。该行动是由卫康公益特别支持,中国青年报社,四川青年志愿者协会,四川、贵州、甘肃、云南、重庆、广西6个省(区、市)团委和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等联合主办的青年志愿者关爱留守儿童专项志愿服务行动。在了解了相关信息后她毫不犹豫地在截止报名的最后一天递交了报名表。她通过了审核,成功踏上了这次志愿服务的末班车。

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6100万人(相当于英国人口的总和)。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但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自己的孩子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如人意处,给这些可怜的孩子留下了一生的遗憾。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性格内向,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杜瑶所参加的“快乐学校”关注留守儿童专项志愿行动正是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要志愿服务内容的活动。该活动没有固定教室和固定教师,2013年暑假和2014年暑假杜瑶就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志愿者依托贵州、四川、重庆等各地的“快乐学校”,围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等方面,让留守儿童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感受亲情和快乐。

精神抖擞地乘风飞舞把爱播撒

2013年暑假,做好吃苦准备的她,更是带着对支教事业的热爱,杜瑶作为“快乐学校”的一名“快乐发现者”加入了“快乐学校”在贵州的志愿服务。她追随着志愿服务队一路从黔东南的安顺市到盘县,到过条件好一点的县城学校,更到过大山深处的贫困小学,恶劣的生存环境和那里人民的艰苦生活无不使她触目惊心,那一刻她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跟随志愿队伍的过程中,她见证了贫困山区教育所面临的困境、见证了家访过程中留守儿童带给她们的感动与他们对远方父母的思念之情,以及辛苦抚养他们的爷爷奶奶的辛劳。在家访过程中,孩子的家长们无不希望孩子们能通过学习,将来走出大山,认识更广阔的世界。当她踏进女孩陈晓云家门的那一刻,她被深深地触动了:家徒四壁,父亲母亲在广东打工,弟弟还尚且年幼。她除了照顾弟弟之外,还要打理家里的农活,小小的肩膀就已经担当起照顾家庭的责任。谈到家里的现状,小姑娘的眼里掠过一丝忧伤,但是很快她就拂去愁云:“我想好好学习,让爸妈和弟弟以后过上好日子!”杜瑶从她眼里看到了本不该属于她这个年纪的那种成熟,那种眼神深深地刺痛了她。杜瑶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做志愿服务的决心。

2013年暑假的这段支教经历令杜瑶感触很深,收获很大。她想有更多的机会和那些留守儿童接触,真诚的把爱心传递给他们。所以她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更多的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学习相应的沟通技巧,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在2014年暑假还没结束,她就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快乐学校”在四川省的支教活动,并且顺利通过。2014年暑假她被分配到了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可口可乐希望小学,开始为期半个月的支教活动。

山里贫困农村的孩子们有的一年也买不了几件新衣服,更有的一年也难得吃上几次肉,甚至一些孩子都不知道肯德基、麦当劳……城市里的孩子和山区贫困地方的孩子生活环境的不同导致他们接触到的东西也是天壤之别的。接受的教育也不同,农村的老师应试心理最为严重,基本上不注重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孩子除了学习还是学习,课余爱好大多因为家庭条件不允许而得不到发展。比起城市里的孩子,山区农村孩子们的视野受到了极大的局限。

部分的“留守”学生性格内向,平常不爱说话,朋友圈相当狭窄,有的自尊心相当强,极敏感,情感脆弱。由于正常的心理环境的缺失和农村教育环境的不理想,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形成不良的个人心理特征,集中表现为:敏感、孤独、不安、任性、自卑、胆怯和自我封闭。

分析了这些现状和总结了去年支教的经验后,她和队友们积极地筹划课程安排和认真备课,一共开设了外语课、舞蹈课、音乐课、美术课、手工课、地理课等课程。为克服经验少、教学任务重、学生基础差等困难,她和队友们抓紧一切时间多学习、多思考、多取经,力求让自己尽快适应环境,进入角色。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她经常在网上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熬夜备课。并经常通过电话与以前的老师进行经验交流,她根据山区学生的特点,精心备好每一节课,力求使每一堂课都变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课余时间也经常进行家访,近距离接触孩子们的生活,跟孩子们谈心聊天,听他们的故事,讲外面的世界。

携爱心而来带感动而归

当微风拂过,一把把带着憧憬的小伞漫天飞舞,把爱心带到深山乡村,把孩子们梦想带出山外。

在两年暑假期间的支教岁月中,杜瑶也与那里的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经常与杜瑶在电话里谈心,并把自己的忧愁和烦恼向她倾诉,还时常向家人和朋友谈起他们“外面来的支教老师”。支教期间天凉了,他们提醒杜瑶多加件衣裳;生病了,他们会来送水送药。他们拿来自家树上结的果子,对她说:“杜老师,你吃,可甜呢!”而现在当杜瑶听到他们在电话里对自己说“你还会来看我们吗?”的时侯,她心一酸,她知道,是支教将她与山里的孩子们永远的系在了一起!

对杜瑶来说,走出大山再走回大山,她无怨无悔。她表示,在支教队两年暑假的时光里,她与支教队一起走过,欢笑与泪水,成功与失败都似乎离不开支教队。每一次活动前的准备之辛苦,每一次活动时的紧张,每一次活动后的收获,点点滴滴,成了她大学难忘的回忆。是支教让她不再胆怯、不再畏惧挑战,让她更有信心的面对未来。支教数日,却受益终生,她不仅给了自己一次投身山区实践的机会、还增长了才干,更使她的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净化和升华。

杜瑶和她所在的志愿服务队牺牲个人利益,情倾山区教育的精神感动了当地学校的全体师生及家长,她们的工作得到了师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杜瑶更是凭借其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优秀表现先后获得“快乐学校”全国公益志愿者活动——贵州“快乐学校”优秀志愿者、“快乐学校”全国公益志愿者活动——四川“快乐学校”优秀志愿者。她深知爱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信念。杜瑶用自己无私的爱,在支教志愿者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以朴素的情怀播撒爱与希望的种子,不求回报,不图名利。以自己辛勤的汗水和心血,在推进志愿者服务的道路上,谱写出一首青春的赞歌。

伸出我的手,伸出你的手,众手托起大山的希望

留守儿童问题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我们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在于引导他们建立健康、乐观的心态,锻炼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从而促进他们自然、顺利成长。杜瑶作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她的能力是有限的,她表示会将“快乐学校”这个平台在自己身边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队伍,共同关注留守儿童,“我的要求不高,有一个人加入我也很高兴”。

这一段经历成为杜瑶一生中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她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指引下,她将一如继往的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去,在不断学习、探索、创新中为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开展和完善做出努力,像蒲公英一样将志愿服务的种子传播到更多人的心中。





上一篇:把青春和智慧奉献给教书育人的神圣事业——记人文学院...
下一篇:一位离休老党员的宽广胸怀——记离休干部范毅同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感谢你们|成长历程|关于梧桐树下|井冈山大学梧桐树下
梧桐树下--十一年相伴。将那些只言片语铭记在时光的轨迹里;当岁月都已失去,偶然与过往相遇,我们还能哼唱出年少的旋律。

GMT+8, 2024-4-23 21: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12-2024 wtsxia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