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大学·梧桐树下-井冈山大学师生交流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查看: 1586|回复: 0

[校友风采] 【校友征文选登】老师,我总是想起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24 20: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校友征文选登】老师,我总是想起您

龙安隆

一九八八年秋初,杀禾莳田刚忙完,高考的喜讯就在各村传开。在我刚毕业的中学里,我看到了高考分数(455分按比例计算,高于今天的一本线还多)。一阵惊喜一阵忧。我要上大学了!估计不是什么好大学吧,说不定就是吉安师专呢(井冈山大学前身)。我同自己也有过弱弱的斗争,还想再考一年,考个重点大学。要知道,农村中学几乎没有资料只有课本,农村中学的老师什么都好就是不怎么会教。很多人认为我是今天所说的潜力股,我也觉得是。

果然是吉安师专。那时家里没钱,愿望成了假设。带着遗憾和兴奋,离开了养我二十来年的故土。一个从没出过县境的小伙子,想想他的眼皮子有多浅。送学鞭炮的热闹和汽笛的长鸣,多少增加了一点壮阔的情怀。汽车从一座座山丘中穿过,偶尔飘来松油的清香。透过车窗在井冈山大桥上极目远舒,胸襟顿开。我在想:有如此壮丽的所在,必有不同凡响的老师。那时上大学的梦想,就希望能遇到几个好老师,教我能让我听得懂。

我注意到的第一个老师是周葱秀教授。我遇见他是在图书馆的现刊室里,不高的个头,戴一个金丝眼镜,皮肤白净,头发稀疏,只剩两鬓。引起我注意的不是他的形象,而是他的举止:和颜悦色地说着话,声音是那么的细小,然后长时间站着看书。当工作人员告诉我他是校长时,我有点惊讶。《孔乙己》里穿长衫的要坐着喝酒,公社书记说话是吼着的,他都不像。可惜没多久他就调走了,没有给我们上过一次课,但是我记住他了。

以后,我也在大大小小图书馆的书架前站着看书,说话也轻声细语地。他那清秀的样子,我至今还记着。是不是学他了,我说不清楚。

刘德清老师是我们最喜欢的老师,喜欢得有点欺负他。刘老师学问方面,据说很了不起,地区高考文科状元,毕业于首都的名校,能把字典背下。我们喜欢他,是他待我们细致入微又不同我们计较的性格。第三年也就是毕业那一年(1990-1991),他当了我们的班主任。我们有空就会去刘老师家坐坐。为了让我们看上一个清晰的节目,他总要对那台小黑白电视又是调又是摇,折腾好几分钟都不嫌烦。周末同我们一起爬吉水的天玉山,早出晚归。春季天气变化无常,那次雨真大,几乎把所有人都淋湿了。刘老师的镜片上都是雨水,还乐呵呵问我们冷不冷。要知道,组织那样的活动今天并不容易,刘老师有一个敢于担当的菩萨心肠。

刘老师超好的性格在学生中广为传颂。听说有一次刘老师去检查寝室,一个没按时起床的学生拒不起床,还把被子一盖说“不要吵”。刘老师在床边很严肃地对学生说:你现在不起床,过一会儿还得起床。他严肃的表情在我们看来仍然是那样和蔼。

在我以后的工作中,我也对学生细致入微并且用温和的语气说话,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报:我的学生像我爱我的老师一样爱着我。我在当中学老师时,最受感动的一次是,1993年的一个中午,我的学生听信谣传以为我不再担任他们的班主任,几乎整个班不吃饭伏在课桌上哭泣(学校规定中午须在校吃饭)!

写作课由多位老师讲授,我们的写作水平是由多位奶妈喂大的,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数吴志昆老师。记得教材是河南大学编的,谁的主编已经不记得了。吴老师敢于突破原来教材的圈子,大胆按照自己的大纲择重讲述。他结合自己丰富的写作实践,深入细致地阐述他拿手的诗歌散文的写作原理。既能写作品又能讲理论,是一位优秀写作老师的必要条件,就像又能范唱又能指导才可以成为伟大的声乐教育家一样。他用诗一样的语言诠释经典美文,用慷慨和激情表达他对作品的态度,用浓重的永新方音诚恳地评点我们的习作。我们等他的批改,就像在等过年的新衣,批评的会铭记,褒奖的则显摆显摆。那时的《吉安师专学报》还是内部刊物,我们拜读吴老师的论文,优美生动的文笔让人止不住啧啧称叹。

毕业之后,我不知不觉开始注意语言的表述,不知不觉喜欢上诗了。非常幸运,我的一篇散文诗被山西的一家杂志作为“刊首寄语”发表,得了五十块钱的稿费(那时没听说过版面费),弄得校长在教师大会上要大家向我学习(怪不好意思的)。我没去想一篇小作能有多大意义,但它证明了吴老师他们教给我的是有大用处的。

除此之外,还有学生的保护神,大度幽默的刘贤芬老师(系主任,第二学年班主任),总把古代汉语和实际运用结合起来,生动有趣。比如他讲“老妪”是年纪大的女人,告诉我们吉安地区有的县市仍有“老妪”(老女人)这称呼。比如他讲“别”有“永久不见面”的意思,毕业季里总有学生说“别了,吉安师专”,可是没过多久又回来了。比如他强调纪律的时候,常说“只可一,不可再”(“再”,第二次)。绘声绘色,几十年了,犹言在耳,犹在面前。还有陶醉于课堂教学的李争光老师,还有能言善辩的胡俊才老师,还有普通话说得极好的许卫东老师,在他的影响下,朗诵和配音艺术一时在中文系学生中兴起。还有学者型刘兰芳老师,还有激情四溢的刘光俊老师……

慢慢地,我喜欢上了这个学校,打心底里当作我的母校,我遇到了一群好老师,不只是让我听得懂。外面一定有更大牌的名师,或许华丽睿智,博学老深。但是我是农民的儿子,看重知足常乐。当初有了吉安师专这一群老师,便有了今天的我。

老师是智慧的载体,思想的精灵。人的能耐之一是模仿,所以就有了“像”这一说,像老师在说话,像老师的文笔,像老师的人品,像老师的思想。我在吉安师专生活学习三年,系统接受了老师的智慧和思想,之后的言和行,肯定“像”了不少老师。当然,在传播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我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影响成千上万的人,将老师教给我的融进时代元素,成为时代的正能量。

如今,我在任何场合都不发怵,众多的老师为我留下了强大的气场。为我留下强大气场的老师当中,就有我吉安师专的那些好老师。水有源,情有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您。无论我在哪里,我总是想起您。

  (作者:吉安师专中文系88(1)班)



上一篇:【校友征文选登】远方
下一篇:【校友征文选登】受益终身的第一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感谢你们|成长历程|关于梧桐树下|井冈山大学梧桐树下
梧桐树下--十一年相伴。将那些只言片语铭记在时光的轨迹里;当岁月都已失去,偶然与过往相遇,我们还能哼唱出年少的旋律。

GMT+8, 2024-4-18 12: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12-2024 wtsxia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