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井冈山大学教学成果奖评审及奖励办法》(井大发〔2012〕8号)文件精神,经成果完成团队申请、各学院(部)推荐、教务处审核和校外专家评审,2020年校级教学成果奖共评出一等奖25项、二等奖15项(具体名单见附件),现将评审结果予公示。
凡对上述获奖成果有异议,请于2020年7月7日之前以电话或书面形式反映到教务处。联系人:曾老师;手机号码:13879672083;办公电话:0796-8110322。
井冈山大学2020年校级教学成果奖拟获奖名单 |
序号 | 成果名称 | 获奖人(成果完成人) | 主要完成单位 | 获奖等级 |
1 | 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三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 黄族豪、朱立成、贺根和、肖宜安、许冬梅 | 生命科学学院 | 一等奖 |
2 | “以本为本 合作教育 多元发展”的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 杜和平、熊百华、夏志、余友儒、王卉 | 体育学院 | 一等奖 |
3 | 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地方高校环境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贺根和、肖小雨、邹小明、尹丽、曾建忠 | 生命科学学院 | 一等奖 |
4 | 地方高校化学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四位一体”科创能力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 隋岩、陈文通、张定娃、何德勇、刘冬生 | 化学化工学院 | 一等奖 |
5 | 应用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文科专业学生创作能力训练模式探索与实践 | 邱斌、刘晓鑫、曾纪虎、梁长荣、陈冬根 | 人文学院 | 一等奖 |
6 | 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场景化”实训教学体系探索 | 梁长荣、刘国杰、刘洪明、温凤鸣、郭辉 | 人文学院 | 一等奖 |
7 | “永远的井冈山”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 孙斌、毛丹、李兴建、罗建清、李琼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一等奖 |
8 | 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332”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 肖小雨、贺根和、邹小明、尹丽、宋勇生 | 生命科学学院 | 一等奖 |
9 | 应用型高校计算机类本科生科研反哺教学的科教融合模式构建与实践 | 周松、冷明、郭晨、彭硕、王博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一等奖 |
10 | 新工科背景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引领产-学-研融合化工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 陈海辉、刘小兵、张定娃、 陈民、 易绣光 | 化学化工学院 | 一等奖 |
11 | 特色校本课程《井冈山精神与当代大学生》建设与育人探索 | 欧阳小华、肖发生、张玉莲、杨帆、陈岭 | 马克思主义学院
井冈山研究中心 | 一等奖 |
12 | ICT应用型人才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罗文浪、刘清、杨建平、李金忠、黄安民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一等奖 |
13 | IMABCD时代的“四维一体、专创融合”会计人才培养体系重构 | 曾琼芳、周群华、彭素琴、肖家建、李华青、贺爱斌 | 商学院 | 一等奖 |
14 | 基于OBE理念的汉语言文学“一轴二维三轮四径五驱六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 龚奎林、刘晓鑫、曾纪虎、吴翔明、张华 | 人文学院 | 一等奖 |
15 | 以提升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应用型本科土建类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 黄文先、王珍吾、梁爱民、庞丽东、杜晟连 | 建筑工程学院 | 一等奖 |
16 | 面向全面复兴传统文化,构建庐陵民间武术七维一体的地方高校教传体系与实践 | 余友儒、肖志鹏、陈万睿、康春兰、熊百华 | 体育学院 | 一等奖 |
17 | 基于语块教学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 蒋满英、胡春琴、许燕、陈小曼、罗红梅 | 外国语学院 | 一等奖 |
18 |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黄俭根、张定娃、刘小兵、刘利民、陈海辉、隋岩 | 化学化工学院 | 一等奖 |
19 | “一体两翼、六轮驱动”的计算机类专业软件开发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李金忠、夏洁武、龙满生、彭蕾、刘欢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一等奖 |
20 | 地方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陈小曼、胡春琴、罗红梅、蒋满英、杨婷 | 外国语学院 | 一等奖 |
21 | 地方文化资源融入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 黄惠运、昌庆钟、李伏明、肖云岭、唐庆红 | 人文学院 | 一等奖 |
22 | 面向新工科的机械工程四维一体和二元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 谢世坤、昌庆钟、易荣喜、肖忠跃、彭曙 | 机电工程学院 | 一等奖 |
23 | 护理学专业“课岗证赛”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蒋华 朱水华 张艳萍 戚燕 文安华 | 医学部 | 一等奖 |
24 | 地方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12343体系建设与实践 | 袁邦株、徐润英、许燕、刘素芳、彭羽婷 | 外国语学院 | 一等奖 |
25 | 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全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 | 刘小霞、白素英 、邓俊超 、霍巧莲、吴佳芬 | 教育学院 | 一等奖 |
26 | 中西部地方综合性大学全
科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 | 肖凤、杨震、王毓平、黄宇清、梁生林 | 医学部 | 二等奖 |
27 | 欠发达地区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黄玉珊、王文峰、冷明、隋岩、谢世坤 | 医学部 | 二等奖 |
28 | “立德、健体、强心”—红色体育筑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 胡达道、阳芸、肖发生、肖绍聪、肖刚云 | 体育学院 | 二等奖 |
29 | 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植物学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邓贤兰、肖春玲、王宁、冯关萍、李晓红 | 生命科学学院 | 二等奖 |
30 | 综合实践能力训练:“卓越中医人才”培养的基本导向 | 傅贵平 、黄玉珊、 郭一民、 钟丹、 江嘉陵 | 医学部 | 二等奖 |
31 | 优秀红色讲解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 刘小泉、王伟年、刘锦云、章长城、王嘉 | 商学院 | 二等奖 |
32 | 依托卓越人才计划的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 梁爱民、王珍吾、刘恩盛、杜晟连、李久明 | 建筑工程学院 | 二等奖 |
33 | 基于“平台+项目”的《新媒体概论》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 温凤鸣、刘国杰、许苏、刘洪明、李浙瑶 | 人文学院 | 二等奖 |
34 | 科研引领创新人才培养,构建开放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新体系 | 刘冬生、隋岩、陈文通、王玮 | 化学化工学院 | 二等奖 |
35 | 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胡文海、曾建军、闫小红、李晓红、王呈呈 | 生命科学学院 | 二等奖 |
36 | “产学研用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生物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朱立成、曾建军、殷帅文、胡文杰、冯关萍 | 生命科学学院 | 二等奖 |
37 | 校企协同下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及成效 | 唐卫东、郭晨、刘欢、曾劲涛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二等奖 |
38 | “一理念两重心三协同四驱动”——全媒体时代高校应用型传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孙华、龚奎林、肖文、郭伟清、张莹 | 人文学院 | 二等奖 |
39 | “双一流”背景下以本为本-依托科技创新团队的地方普通高校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生物类专业为例 | 廖信军、陆辉强、曹子岗、熊光华、刘发生 | 生命科学学院 | 二等奖 |
40 | 创新型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宋明霞、 梁生林 、梁兆昌 、褚洪标、 邓先清 | 医学部 | 二等奖 |